1
上一节我们说过,我们会更容易记住那疯狂轰炸我们的信息,更容易记住呈现形式生动活泼的信息。
那没不容易被我们记住、容易被忽略掉的信息又会有什么影响呢?
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很多的信息,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棚,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种知识幻觉。
人们会倾向于认为,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会随着信息的丰富变得更加准确。翻译成白话就是,我们会坚信自己基础到的信息越多,决策的水平就越高,无论这信息的质量是好还是坏、被自己记住还是没记住。
但其实,更多更好的信息只是让我们在做预测的时候自信爆棚而已,实际上,信息最多也就是能有限的改善一点点预测准确度。
这首先是因为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是缺乏专业投资培训和经验的,所以对怎么准确的解读信息非常缺乏准备,这些信息能给予到他的知识也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多,这就是智慧和知识之间的差别。
而通过加入炒股群、从股吧、雪球里去了解别人的推荐,其实也是有问题的,因为很多这样的股票推荐其实并不是来自“专家”,但这些信息比真专家的分析更容易被你 “一见钟情”。
一见钟情之后,即使后面出问题了,还是愿意去接受,并且还要自圆其说。这种现象称为“首位效应”,意思是说,你在做决策的时候,给首次到达的信息赋予了最大的权重,现实当中,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这种次序效应的影响。
比如,你加入了一个炒股群,里面有一个“股神”特别敢说,他推的股票虽然不是每次都赚钱,但好像即使不赚钱,做出的解释也特别有道理,于是你就很相信他,觉得自己找对了师傅。这个时候,你的这个认识形成之后,别人警告你说,炒股群很可能是非法团伙为拉抬股价割韭菜做的准备,你就很难听得进去了。
如果股神推了只股票,让你赔钱了,你也会选择为它辩解,直到群里喊话集体打板,“股神”在大家买入、股价拉升的时候,割韭菜跑路。
和首位效应相对的还有末位效应,和先入为主一样,在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里,最后到达的信息在做决策的时候,也会被赋予很大的权重。比如,同样是给你推荐股票,用两种说法讲给你——
第一种:我给你推荐一只股票,收益很不错,但是有风险!
第二种:我给你推荐一只股票,虽然有风险,但是收益很不错!
其实推荐的是同一只股票,如果我用第一种说法,你大概率是不会去买的;如果换成第二种,你可能就会开开心心的去挂买单了。这个小技巧在销售行业是经常被应用的,大到房子车子奢侈品,小到油盐酱醋小百货。
那么,既然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都能影响人的决策,我们在现实中同时遇到这两种效应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又会怎么选择呢?
这就要看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强度了!
如果首位效应还没对你的决策产生影响,你就又收到一个信息,这时候末位效应就会占主导;如果你接收到一大堆的消息,首先接收到的那个消息特别触动你,那么末尾效应也就不会发挥什么作用了。
了解了这些心理运行机制,就要时刻提醒自己,接触信息的时候注意分辨,做决策时间再让自己冷静几分钟,安静的想一想,千万别冲动。
1、本网站所载文章、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与众赢智投无关,众赢智投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2、如本网转载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原作者在两周内速与本网站联系。